我國能效投融資過于依賴財政
2014-08-01 15:14:12 來源:http://m.guangmingwanglan.com/ 評論:0 點擊:
能效投資目前沒有統一的定義,清華大學這份報告將能效投資定義為用于提高終端能源利用效率的增量投資,不包括與能效相關的基礎建設投資,例如企業為擴大產能進行的廠房建設等。
報告稱,2011年中國在能效領域的投資約為4162億元,而中國也是當年世界上在該領域內投資最多的國家。
中國的能效投融資采用了以政府資金帶動社會投資為主的模式,并通過建立多項專項資金來保障資金的投入與使用,此外還建立了節能目標責任制來保障節能目標的落實與執行。
但我國能效融資中財政的影子顯然過大,報告顯示,財政資金占總融資額的30.3%,企業自籌資金占49.7%,其余渠道資金僅占20%。能效投資仍嚴重依賴政府補貼,2011年能效領域財政資金投入達1262億元。
更值得關注的是,從投入領域來看,消費領域的投資,比如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等占中央財政在能效領域內投資的73%。
齊曄表示,這些政策在2008年前后推出,以刺激內需和幫助國內制造業免受世界性經濟危機沖擊為目的,但并非可持續的消費側節能政策。
總的來看,報告認為,傳統融資模式在“十一五”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使我國基本實現了這一時期的節能目標。然而進入“十二五”時期以后,這種融資模式的缺點卻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能效投融資過于依賴財政投入,缺乏多樣化的融資渠道;財政資金的杠桿撬動效應顯著減弱,財政資金投入難以有效地帶動社會資金投入。
上一篇:生物質能源不具備成本優勢
下一篇:我國能源行業亟待多樣化的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