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為氯堿節能減排開創新思路
近年來,國家在節能減排工作上投入的力度不斷加大,為有效的實現節能降耗、降本增效,氯堿企業逐步嘗試通過實施合同能源管理來達到節能與增效雙贏的效果。
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從2007年開始便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先后開展了“電化廠壓縮機節能改造”、“PVC廠空分壓縮機廢熱回收”“電化廠鹽酸爐節能改造”等多個節能項目,每年可實現節能3500噸標準煤。
2011年以來,濰坊亞星集團有限公司導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截至目前,亞星已與4家節能公司簽訂了合同采用節能效益分成方式的合作,合同投資總額約1.2億元,項目所需技術、設備和資金等均由對方承擔,預計年總收益約4500萬元,高于預期目標。近日,新疆天業(9.21,0.12,1.32%)聯手浙大中控打造了國內氯堿行業能源管理中心項目,預示著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將在天業工業園內全面的展開與實施。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并下發了《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財政獎勵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通知和法規,為合同能源管理能夠更好更快的實施提供政策保障。
但一些氯堿企業在進行合同能源管理前期調研中也存在一些顧慮。這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節能效益的分配問題。“合同能源管理的項目確實不錯,政府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還有很多節能專項資金。但是項目實際運作起來難度還是較大的,最主要的就是效益分享問題,咱們國家目前還沒有節能量界定的相關標準規定,這為項目的實施增加了阻礙”一家氯堿企業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這其實也代表了一些企業的心聲,
對于節能效益的分配問題,成為困擾企業嘗試合同能源管理的關鍵。此外,當前我國節能公司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等原因,也是制約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的重要因素,氯堿行業亟需與適合企業合作的節能服務公司進行有效交流。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稅收減免優惠申請辦理流程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稅收減免優惠政策依據是、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增值稅、營業稅和企業所得稅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10〕110號)文件。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節能服務公司必須符合110號文件的規定。
部分省市具體申請條件上會有些許差異,可能還會根據本地情況制定其它條件,比如,杭州市規定享受減免所得稅的節能服務公司還需要有專職專業中級以上技術人員3人以上,以合同能源管理為主營業務,獲得國家、省級或杭州市備案。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稅收優惠申報材料:
1、節能服務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申報審批表(一式五份,表樣附后);
2、節能服務公司的工商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
3、節能服務公司與用能企業簽訂的《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
4、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相關技術說明及佐證材料;
5、其他需提供的材料。
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稅收優惠辦事流程:
1、項目備案。提出申請的節能服務公司,將上述申報材料原件以及復印件(加蓋單位公章)一式二份報送經發局/經信委備案。部門地區規定節能服務公司與用能企業簽訂協議后就需要備案,而有些地區規定在項目實施完成后六個月內可以提出備案申請。
2、項目審核。由節能服務公司向市經信委提交項目完成情況報告書,報送市經信委審核,對符合條件的,由經發局/市經信委在《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備案登記表》上蓋章確認。
3、稅務機關備案。項目確認后,節能服務公司攜帶所需資料到主管國稅、地稅稅務機關辦理合同能源管理效益分享型免征稅收備案手續。
合同能源管理融資難及客戶誠信風險急需根冶
在能源需求日益嚴峻的形勢下,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成為建筑行業發展的首要任務。我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節能服務公司為客戶提供能源診斷、節能量監測、節能量跟蹤等服務,降低用戶的能耗,并從中獲利。這是發達國家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經過多年的發展,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國已經獲得大家的認可。此外,國家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并出臺了一系列加快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和文件,使得合同能源管理在國內揚帆起航。
投資大、周期長,企業潛在風險大
合同能源管理是以減少的能源費用,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業務方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用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耗能單位和能耗設備升級,降低目前的運行成本,企業則可以從中獲利。不少企業看中了其中的潛在商機,紛紛投身其中。
盡管節能市場“蛋糕”很大,但是,不少企業進入之后發現,這個市場遠不像自己所想得那樣一帆風順。上海中普科技公司是一家從事節能服務改造的企業。該公司的相關人士表示,合同能源管理之所以成為國外節能的主流模式,勝在“共贏”。用能方可以“零投入”完成節能改造,節能服務公司有錢賺,政府達到了節能減排的目的。但是,我們在操作過程中發現,國內的業主前期不愿意投入過多的資金,節能服務公司需要提前墊付資金。這個投資收益不能馬上收回,往往需要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目前,該公司在節能服務上已投入2500萬元,但由于項目回收成本時間長,兩年多來只收回800萬元,缺口達1700萬元。這讓企業經營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設備投入大、回收周期長,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的潛在風險,讓參與其中的節能服務公司經營者苦不堪言。
行業深陷融資、誠信困局
上海中普科技公司遇到的問題只是行業眾多問題中的冰山一角。筆者在調查北京、上海等地的數十家能源管理公司時發現,貸款難、融資不暢是目前能源管理公司遇到的最棘手問題之一。
“國內從事合同能源管理業務的公司經營時間短,大多數公司尚處于發展初期,存在注冊資本較小、財務制度不規范等問題,在銀行貸款審核過程中信用評級較低。銀行無法對項目的質量、項目節能的效益等做出準確的判斷。這使得很多節能企業很難得到銀行的信貸支持。”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魏玉劍說道。
合同能源管理業務是個特殊項目,沒有抵押物或抵押物很少。銀行出于風險控制考慮,常常會拒絕放貸,讓節能服務公司不敢簽下大項目。沒有大項目,企業就沒有高利潤,于是,節能服務公司就陷進了一個“惡性循環”。
此外,一些用能單位誠信缺失、第三方核算機制不健全,也讓不少企業為資金回流的問題擔心不已。一位不愿具名的節能服務公司負責人告訴筆者,他們曾為某寫字樓簽署合同能源管理協議,投入了價值100多萬元的設備,實現節電近30%,年節約電費30多萬元。等到收款時,業主卻以氣候變化是用電減少的主要原因為由,拒絕支付相應的改造費用。這樣的結果,讓參與其中的節能服務公司備感失望。
業內人士指出,在開展合同能源管理業務時,業主不信守承諾的事件屢屢發生,讓能源管理公司背負了巨大的項目風險,不少節能服務企業的壞賬率都超過50%。
行業“頑癥”急需根治
針對我國合同能源管理企業面臨的難題,泰豪集團董事長黃代放曾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國家應當鼓勵銀行等金融機構為節能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使節能項目中投入的固定資產能申請到抵押貸款;鼓勵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推出適合合同能源管理運營特點的投融資金融品種,擴大融資渠道;簡化申請和審批手續;鼓勵擔保機構對節能服務公司進行擔保支持。
魏玉劍表示,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將聯合銀行、擔保公司和信用評估公司建立一套信用評價體系,定期評出一批信用良好的節能服務公司,對其開放綠色通道。這些公司在一定額度內的貸款將提前放行。“如果能夠順暢融資的話,至少有50%以上的節能服務公司發展速度會提高一倍。”魏玉劍十分看好國內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場前景。
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主任吳道洪也呼吁金融機構、各地方節能相關機構等,為節能服務產業提供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希望金融投資機構能夠加強對合同能源管理的了解和研究,針對合同能源管理特點開發新型融資產品,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
我國合同能源管理實施障礙及其解決措施
1 引言
合同能源管理(EPC, Energy and Electricity Economics),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機制,由節能服務公司(國外簡稱ESCO,國內簡稱EMCo)和要開展節能項目的客戶簽訂“節能服務合同”來為企業實施節能項目的模式[1]。它是一種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允許用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并且降低目前的運行成本。在合同期內,節能服務公司